第十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赣州举办-ag凯发k8国际

第十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赣州举办

发布日期:2023-12-11 分享到:


153559_4e9e351b-01ad-4c1b-8f26-5751c6da4e89.jpg


       12月8日,第十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张建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江西省赣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克坚致辞。

       会议期间,主办方组织了“激发文旅潜力促消费”“丰富旅游供给拓展旅游空间”“乡村旅游创新发展”3场交流活动,邀请部分与会嘉宾围绕“激发市场活力 扩内需促消费”“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如何打造多元业态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主题,进行主题演讲和对话交流;此外,主办方还发布了《2023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报告》、中国文旅国际传播服务计划,揭晓了“2023 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启动了“星空文旅产业发展交流活动暨星空科普艺术季”“音乐中国行”项目。


        服务计划


现场,中国旅游报社与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中国文旅国际传播服务计划(以下简称“服务计划”)。服务计划将充分发挥中国旅游报社媒体的专业、渠道、市场优势,以及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国际传播领域专业、渠道、人才优势,为文化和旅游行业提供专业的国际传播、研究咨询、活动组织、人才培训等服务,构建中国文旅国际传播第一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行业对外宣传、服务国家大局的工作能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传播美好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精彩观点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


围绕“促消费 深融合 谋发展”主题,从以下方面作交流:

一要把握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业迅速恢复发展。一是文化和旅游消费加快恢复,成为拉动整体消费增长、全力提振市场信心的强劲引擎。二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三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

二要乘势而上,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我们深入分析制约当前旅游消费的问题难点,积极听取业界意见建议,制定实施若干政策措施。一是出台文件强化政策保障。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就文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印发贯彻通知,指导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推动政策落实落地。二是丰富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组织举办全国演艺博览会,培育演艺新业态、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推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质扩容,同时引导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冰雪旅游、房车露营等旅游业态创新发展。三是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围绕五一、中秋、十一等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和暑期等旅游旺季,组织各地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费活动,同时开展“旅游中国·美好生活” “跟着季节游中国”等主题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三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一是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挖掘地方资源优势、文化底蕴。二是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产业链各环节,鼓励开发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提高旅游场景创意设计水平,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推动旅游演艺、主题公园、红色旅游、节庆会展旅游等文旅融合业态转型升级。三是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旅游业与体育、健康、商业、餐饮等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健康文旅、文体旅、茶文旅等融合发展新业态。

四要齐心协力,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带动性强,能够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同时也是幸福产业,事关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是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政策保障,督促各地做好相关政策文件贯彻落实,加强市场监管执法,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二是各地要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细化具体落实措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加大对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实施消费惠民举措,激发居民消费意愿。三是市场主体要坚定信心加大创新力度。四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希望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文旅企业的融资需求;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要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发展趋势的关注,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方勇


围绕“促消费 深融合 谋发展”主题,从以下三方面分享:

第一,要发挥灵魂作用,遵从文旅消费的三个规律。第一个规律是同根,“同根共情”是文旅消费的源泉,情感一致,精神相通,才能更好推动消费。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大要素,赋能文旅消费,继续书写中华文明突出的连接性,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二个规律是“同印共鸣”。因为有曾经的印象,才能引起共鸣,才能吸引消费者。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挖掘地方故事,为文旅消费提供养料。第三个规律是“同向共荣”,要把握文旅消费导向,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

第二,要打造特色产品,筑牢文旅消费根基。数字化是时代的潮流,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传播常态,移动化、视频化、碎片化学习也成为新的模式。一要赋予新内涵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旅产业应以社会效益优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内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二要创造新呈现,赋予现代表达形式。2023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公布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其中包括24个项目、20个案例,体现了沉浸式文旅消费的热度。三要形成新产品,构建新消费空间。构建新消费业态,构建沉浸式互动体验 ,构建沉浸式餐厅,构建沉浸式商场 ,构建沉浸式博物馆,让“产品”体现文旅消费的高度。

第三,要强化传播手段,点燃文旅消费热点。现代传播像流水一样无孔不入,传播的形态早已发生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传播,自然的变化是传播,社会繁荣兴衰也是传播。现在,生产者就是传播者,消费者也是传播者。一要打造模式化传播。所谓模式化就是形成可以复制、推广的模式,并应用到其他地方,扩大文旅产品的功能价值,发挥其更多的作用。二要强化数字化传播。数字化是时代的潮流,现在已经成为一新的传播常态,通过数据挖掘、算法推荐实现个性化传播已成为常态。三要推进融合化传播,用文化部门提升各类文旅产品的内涵和附加值,用融合化扩大文旅产品的资产价值,让文旅产品获得更大的收益。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辉


旅游投资是推动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旅游投资需要把握3点,即识别旅游需求、洞察经济社会、掌握投资运营。旅游投资的机会在于挖掘旅游消费潜力、满足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旅游成为主体消费、中国旅游供给短板的存在、都市规划下的投资机会。旅游投资的方向需要关注旅游形态、旅游融合、旅游要素、旅游方式。其中,旅游形态包括研学旅游、休闲旅游等;旅游融合即旅游与体育、交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要素即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方式即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

未来,旅游投资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健康旅游为主体的旅游空间形态和产品与业态的投资。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亚健康人群增多,康养旅游、医养旅游、运动旅游将成为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向。

二是以研学旅游为主体的旅游空间形态和产品与业态的投资,包括工业科技研学、自然生态研学、历史文化研学。一方面,研学旅游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另一方面,研学旅游是“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成长方式”的结合点。

三是以城市更新为主体的旅游空间形态和产品与业态的投资,包括休闲街区、旅游综合体、休闲场所、文化演艺、主题游乐场、主题公园、文创园、主题公园、艺术中心、休闲茶屋、城市民宿等。

四是以度假旅游为主体的旅游空间形态和产品与业态的投资。度假旅游不仅要强调管理,更重要的是强化度假功能,以度假为主的空间形态涵盖度假区、主题营地、乡村度假地、主题酒店等,将成为未来旅游的新供给。

五是以利用乡村闲置资源为主体的旅游空间形态和产品与业态的投资。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不少乡村闲置资源,如何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打造乡村度假地、乡村精品民宿、主题民宿、艺术民宿等将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

六是以文化ip和ar、vr、mr等科技应用为主体的沉浸式旅游空间形态和产品与业态的投资。

七是以盘活旅游存量资产为主体的旅游空间形态和产品与业态的投资,其中包括景区、酒店、度假区、乡村民宿、营地、综合体等有形资产,以及品牌价值、营销、口碑、技术、人才、文化等无形资产。这些资产都可以成为旅游业盘活资源及打造新空间、新业态的重要条件。(中国旅游新闻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