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长安三万里》带给旅游人的思考-ag凯发k8国际

声音:《长安三万里》带给旅游人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3-07-28 分享到:

f40b2aeda1f646c3ba96a69f1bdf2a98.jpeg


近日,《长安三万里》引发观影热潮。作为一部彰显中国人文化自信、展现中国式浪漫的动画电影作品,无论从艺术价值、思想价值还是从审美价值来看,《长安三万里》都令人称道,耐人寻味。中华的灿烂文化岂止唐诗三百首,祖国的壮美山河又何止长安三万里,我们旅游从业者作为讲述美好中国的文化传播者,能从《长安三万里》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哪些启发与思考呢?

一、旅游开发中的“无中生有”要有度

《长安三万里》讲述了李白与高适的友谊,将纪实与想象交融,开启了一场打破时空的“唐代诗友会”。电影主创人员在搜集历史文献资料时发现,历史是存在空白的,为符合剧情和人物的需要,在坚持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他们对历史空白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和艺术创作,这种“无中生有”的创新得到了大量观众的认可。

这些年,我们在旅游规划中也常提到要“无中生有”,但“无中生有”是个技术活儿和脑力活儿,需要深入的实地调研和因地制宜的创意创作,特别是在缺乏旅游资源的地方,通过“空降”特色项目或产品激活当地的旅游市场,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考验旅游人的智慧。如果单纯追求“填补空白”,背离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基因,那么这种脱离了原生土壤的“无中生有”往往会导致“水土不服”;如果只是从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中搜寻只言片语,就盲目地打造千篇一律的人造古镇、名人故里或仿古街区,这是尊重历史和创新文化吗?对这样的项目或产品,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又能有多少呢?旅游规划的“无中生有”不是盲目猎奇,更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在原有的历史文化土壤上,在尊重和理解当地传统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让创意创作逐渐生根开花。审慎的“无中生有”,才能让旅游有可持续发展的“留白”空间与生命力。

二、要通过打磨细节展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本真性

影片中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拍摄团队花费了两年的时间专门精心制作,最终才成为整部影片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高燃片段。同时,影片从服饰、建筑到生活细节,都精益求精,让观众领略到真实、生动、细腻的盛唐画卷。比如,人物体型参照了唐朝大量的陶俑造像,服饰与妆容参照了古代文献,既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完美再现了唐朝人独有的气韵与风度。这每一处细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在旅游开发中,特别是针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我们也要拿出铁杵磨成针的耐心,深入细致地挖掘在地文化和梳理历史脉络,浸润到目的地的人文环境和历史长河中,不断沉下心来努力理解当地独有的历史和文化,走心地把这个工作做到位了,才不会轻易被资本所左右,才能让文化旅游产品真正具有本真性、人文性和审美性。无论是规划者还是资本方,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美学、历史和人文素养,为旅游市场提供有内涵、有深度的品质旅游产品,如此才能更好地引领大众从表层的打卡消费转向深层的文化消费。

三、旅游产品和服务要赋予游客情绪价值

《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让我们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如痴如醉的文学熏陶。我们感觉千年前的唐朝近在咫尺,李白、高适、杜甫、王维、张旭等历史人物也变得无比生动和可亲可爱。其中,脍炙人口的古诗是传达情绪价值的最好纽带,让被动的观影变成主动的吟诵。而高适与李白在历史洪流中的跌宕命运,又令当下的我们产生了很多共鸣与感慨。这部影片之所以能打动男女老幼,是因为它成功地为各类观众提供了情感寄托和情绪价值。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的重要途径,资深旅游者不再满足于匆匆到此一游,不再停留在仅仅“发个圈”“打个卡”。如何让游客在旅游中收获身心的愉悦和成长,从旅途中汲取更多的文化养分与精神能量,是我们旅游人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首先要把旅游产品精雕细刻为“旅游作品”。

优秀的导游员和旅游产品经理就犹如影视作品的导演,需要优化配置各种旅游资源,需要针对不同客群量身设计“旅游作品”的调性与主题,需要研究如何自然巧妙地呈现旅游作品的特色与亮点,还需要研究如何在游览中为游客创造巅峰时刻,在讲解中营造感动瞬间,让旅游作品直击人心。当游客对目的地产生了深情的凝望、不舍的依恋和发自内心的感动时,独一无二的情绪价值就产生了。同样,我们在做旅游品牌宣传、目的地营销的时候,如果能让目标客群对目的地产生某种期许或情感共鸣,那么被赋予了无形化情绪价值的旅游目的地就更有竞争力,更能成为人们出游的首选,也更能形成客户忠诚度和美誉度。

当下,有的景区为了拉动消费,不仅在出口处让游客左绕右绕地逛商店,还刻意在景区售票处和入口处之间打造了漫长的购物街,甚至在个别山区景点,接驳车站之间专门规划了让游客辛苦上下走山坡的商业街。诚然,景区的出发点是想让游客多花钱,让村民和景区多创收,可这种明显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忽视了游客在漫漫旅途中的身心需求,游客获得的情绪价值更多是消极和负面的。

四、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

《长安三万里》全球首映票房突破2.4亿元,它给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独具东方美学的视觉与精神享受,成功圈了一波国际“粉丝”,特别是对中国唐诗有了解的外国人。和电影一样,旅游也是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的有效途径。我们要通过重振入境旅游,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彩纷呈的“千里江山图”更精彩地呈现到世人面前。

《长安三万里》的导演坦言,他们是用动画的形式去挖掘中国文化无尽的宝藏,用动画的形式去作诗,并传达诗的内涵。那么我们旅游人该如何借助旅游产品与服务,让每一个风景、每一件文物、每一道美食,都向世界更好地传达中国独有的魅力呢?

观影时,笔者发现每一句台词都有英文字幕,而每一句诗句的英文翻译都十分地道和富有意境,配以生动的动画细节,能让外国人一看就懂。语言与文字在中外沟通交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三年,旅游行业中涉外导游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一旦入境旅游全面恢复,涉外导游接待能力令人堪忧。长期以来,导游人员等级考核与职称评定、个人待遇都未直接挂钩,同时,涉外导游的能力培养和人才选拔还未形成体系,专门针对外语导游的常态化培训和专业化赛事还未建立,这些都使涉外导游缺乏归属感和获得感。

海外游客来到中国,他们接触得最多的就是旅游从业人员,无论是导游、司机,还是酒店前台、餐厅服务员,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中国形象的民间代言人。其中,外语导游和海外游客接触时间最多,他们的外语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外文化比较能力和对外宣传能力都直接影响着游客在华旅游的满意度和体验感。提升旅游从业者的外语综合能力和相应待遇,加大对涉外导游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并帮助涉外导游更精准更生动地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值得高度重视。(文章来源:中国旅游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