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以体系化制度供给为民营文旅企业保驾护航-ag凯发k8国际

声音:以体系化制度供给为民营文旅企业保驾护航

发布日期:2023-08-18 分享到: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跃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主体,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7月19日发布的“民营经济31条”,从营商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等7个方面给予指导意见和具体的政策举措,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和诉求,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占比较高,民间投资长期以来占旅游直接投资比重超60%,是市场主体的核心组成,与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共同构成了我国文旅市场多元投资主体格局。“民营经济31条”的出台,是文化和旅游领域渴求已久的及时雨,能够有效解决困扰行业的存量资产盘活问题、民间资本投资信心不足困境,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活力,扩大就业蓄水池,促进文旅消费增长。

       正确认识文化和旅游领域民营企业三大不可或缺作用

       民营企业是盘活文旅存量资产的钥匙。盘活存量资产是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是破解当前经济和财政风险困境的工作思路和战略举措,特别是综合性质的大型文化和旅游项目,其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前期开发成本高、回报周期长、运营管理脱节等特点,其经营属性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来更好实现。民营企业创新强、活力足,对新技术、新发展触觉敏锐,能够更好助力文旅项目匹配新需求、打造新场景,激发和盘活存量资产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民营企业是吸纳文旅就业的主蓄水池。民营经济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力量。从文化和旅游领域来看,旅行社、旅游民宿、文艺表演团体等都具有典型的民营经济为主的特性,在保障和扩大就业方面有独特优势,为社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岗位,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为带动灵活就业起到积极作用。以演出行业为例,2022年末,全国民营艺术表演团体1.78万个,占演艺团体的90.2%,从业人员41.5万人,不仅为艺术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民间投资是提升文旅市场信心的风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下降0.2%。分行业看,1月至5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下降1.8%。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意味着企业对未来投资信心不足、市场预期不稳。“民营经济31条”从民营企业成长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社会氛围等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有利于增强文化和旅游领域民间投资信心,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参与作用,扩大和形成新的有效投资,实现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真抓实干为民营企业提供体系化的制度供给

       降低文旅市场准入门槛,释放民营企业效能。民营文旅企业在生存发展中往往面临融资机会不平等、行政审批繁杂、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限制阻碍,难以发挥其自身效用。应进一步加大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力度,明确和细化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和旅游细分行业与领域的范围,利用市场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开发经营,降低投资文化社会事业的门槛,特别是在红色旅游、文博研学游、乡村旅游等领域,应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助其转型提质升级。

       拓宽民间投资参与渠道,激发文旅运营活力。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民间投资的重要性,积极畅通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建设运营。一方面,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吸引民间投资,在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存量资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优势。另一方面,优化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通过“纾困 改革”“准入放宽 融资创新”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便利和支持,开发适合民营文旅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风险。

       全心全意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间投资信心。今年以来,山东淄博等城市的出圈,表面是文旅场景的网红化,实际是营商环境的外显化,是消费者与民营企业对地方政府信心的投票。因此,要做强服务型政府,政府部门主动建立常态化助企对接机制、与各相关部门构建协调配合机制,从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出发,在制度、服务、管理等多方面提供便利和保障,做好常态化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对民营企业在融资、项目推介等方面需求及时予以反馈。其次,要做优市场环境,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破除对民营企业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强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共同发力促成由政府、市场主体、市民百姓共同营造的市场环境。


网站地图